禱告復興

Jim Cymbala

在講道上善於辭令絶不會帶來靈命復興. 如果你衡量從前的一些聚會的時間分配, 就會發現信徒會在禱告, 哀哭和悔改上付上更多時間, 過於在講道上. 1857-59年間的「禱告復興聚會」簡直沒有講道. 然而, 它所產生的豐收, 顯然是美國靈命復興中史無前例的. 美國當時的人口只有三千萬, 其中約一百萬人都歸信主了. 這是相等於如今九百萬人都屈膝悔改.

這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 有一位安靜的商人Jeremiah Lanphier於紐約市離華爾街不到1/4哩路的荷蘭改革教會開始了一個週三的午間禱告會. 在頭一週, 有六個人參加. 接下來, 有20人, 又有40人, 他們便決定要天天聚集禱告.

J.Edwin Orr 報導説: 「人們既沒有宗教狂熱主義, 也沒有情緒狂暴不可抑止的情形; 只不過是個難以置信的禱告運動而已. 那些聚會沒有著重講道. 反之,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禱告. 」

到了第四週,1857年 財經恐慌時期開始了; 債券市場崩盤, 頭一家銀行倒閉了.( 不到一個月, 逾1,400家銀行倒閉了.) 人們開始前所未有的認真呼求神. 每天, Lanphier 的教會開始在不同的房間裡舉行三個午間的禱告聚會. 離百老匯以東不遠的約翰街循道會也座無虛席. 不久後, 每個中午, 三千人也在參百街的波頓戲院裡聚會.

這情景很快也在波士頓, 紐黑芬, 費城, 華府, 和美國南部各城市發生了. 到了下一年的春季, 兩千人天天都在芝加哥的大都會戲院裡禱告. 有一位21歲, 初抵該城的年輕人在那些聚會裡, 為著聖工而首次得蒙呼召. 他致信給母親, 説他會創辦一個主日學課程. 他名叫甚麼呢? 就是 Dwight L.Moody!

有人實在認為如今美國缺乏牧師, 書籍, 聖經譯本, 和精煉的神學道理嗎? 我們確實缺乏的, 就是熱心呼求主, 直到衪敞開上天, 自顯為大能大力的.

 

Jim Cymbala 與不到二十位會友在城市中問題區的一個破舊房屋裡開創了布魯克林會幕教會。他出生成長在布魯克林,是大衛和蓋瑞‧威爾克森的長年好友,他也常在世界挑戰 (World Challenge) 所舉辦的期待教會領導大會 (Expect Church Leadership Conferences) 當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