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憐憫人嗎?

David Wilkerson (1931-2011)

你憐憫人嗎? 我們多半會回答說: 「我認為自己憐憫人, 感受主內弟兄姐妹的痛苦, 且極力幫助他們. 我盡量幫助困窘的鄰居. 人家傷害我, 我便饒恕他們,不積怨. 」

我認為所有真信徒都對失喪痛苦人存著憐憫心. 我為此感恩. 可悲的真理就是真道會顯露我們許多人根深蒂固的偏見. 許多信徒都沒有向眾人充份施行神的憐憫. 我想到在缺乏神的妓院工作的妓女, 數千人都死於愛滋病, 因試煉而飽受心痛和精神痛苦的同性戀者, 和借酒澆愁的人.

根據我從經上讀到的, 我的救主絕不推卻妓女, 同性戀者, 到了窮途末路的毒友或酗酒者的迫切呼求. 祂的憐憫無窮無盡. 聖經闡明: 「耶和華啊,你的憐憫本為大;求你照你的典章將我救活. 」 (119:156) . 又說: 「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耶和華善待萬有,他的憐憫覆庇他一切所造的。」(145:8-9) 有關神憐憫的經文不勝枚舉.

因此, 衪的教會 — 在地上代表主的肢體 — 無法與任何求憐憫和拯救的人隔絕.

我心中批評人, 還是分辨事情呢?

Gary Wilkerson

批評論斷並非聖靈所結的果子. 作評論是為著看電影的人, 和受薪在報紙上寫文章. 批評論斷其他信徒則是令你受限制的一種心態.

有時候, 我們注意到别人不一樣, 就批評人家或自己不瞭解的情況. 你也許發現自己出於怒氣, 嫉忌, 自私或驕傲心, 而行事. 例如門徒們, 「約翰回應說:「老師,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阻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對他說:「不要阻止他,因為不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 (9:49-50). 你論斷人, 就像待他們一般,傷害自己.

分辨事情又怎麼樣呢? 聖經在此也很清晰. 「親愛的,一切的靈不可都信,總要察驗那些靈是否出於神,因為有許多假先知已經來到世上。」 (約一4:1).

有關神學道理, 生活型態和合乎聖經的行為, 我們必須談及公義的判斷. 「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騙了,因這些事,神的憤怒必臨到那些悖逆的人. 所以,不要與他們同夥。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要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的良善、公義、誠實。總要察驗甚麼是主所喜悅的事。那暗昧無益的事,不可參與,倒要把這種事揭發出來。」(5:6-10).

適當和不適當的恐懼感

Keith Holloway

有一名年輕人從當地的動物園得了一份工作. 有一天, 主管來對他說: 「我要你去打掃獅子籠. 」年輕人看著主管說: 「不! 」

主管堅持說: 「你會安全. 這頭獅子是温順的, 牠在動物園長大, 終身都喝奶. 你會安然無恙. 」

年輕人猶豫不決, 回答說: 「我也是喝奶長大的, 但我現在喜歡吃肉. 」

恐懼感是人之常情, 然而我認為這是最令人費解的. 我們看這世界, 甚至我們自己的生命, 就可說人心惶惶. 我認為這是由於我們聽太多政客和新聞記者的話; 他們成為了多人的牧師和先知. 我希望你知道論到恐懼感, 並且我們要將之接受或棄絕.

神在我們心中建立了與生俱來的警鈴系統, 好保全生命, 像那面對獅子的年輕人一般. 另一方面, 我們也有我所謂屬血氣的恐懼心. 這種毫無意義的恐懼感會令你心中煩躁焦慮. 也會在你下決定時, 感到困惑, 對未來失去指望.

父親的迎接

David Wilkerson (1931-2011)

主述說有關浪子的比喻,作為傳達偉大真理的教材. 這比喻不僅有關一失喪人得蒙饒恕, 更是關乎迎接兒子的喜悅心.

你都知道這故事. 有一年輕人得了父親的一份產業, 且因生活放蕩, 而耗盡家財. 他至終破產, 身心喪弱. 祂在窮途末路決定回去見父親. 根據聖經: 「於是他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擁抱著他,連連親他。」(15:20).

請注意, 沒有甚麼會攔阻這父親去饒恕這年輕人. 這年輕人不必做甚麼, 甚至不必認罪, 因為父親已為要與他和好而有所預備. 父親一看見兒子沿路回來, 便跑去擁抱他. 其實, 對於任何慈父, 饒恕絕非難題. 同樣, 我們的父神看見懺悔的孩子, 饒恕也絕非難題. 根據這比喻, 饒恕實在不成問題.

其實, 主闡明浪子僅僅得蒙赦免是不足的. 父親擁抱兒子不是要饒恕兒子, 且讓他我行我素. 不, 那父親渴望兒子得蒙復興. 祂希望孩子在他身邊, 與他相交.

雖然浪子得蒙赦免, 再次得寵, 他還是沒有在父親家裡安頓下來. 惟當如此, 父親才會心滿意足; 他兒子回到他自己身邊, 他的喜樂才會滿足. 這就是這比喻的中心思想.

被領到主面前

David Wilkerson (1931-2011)

主因十字架叫我們能暢通無阻的到衪自己面前, 而大大喜樂. 的確, 歷史上最榮耀的時刻, 就是主受死那日聖殿的幔子裂為兩半時. 在那一刻, 地震石裂, 墳墓被打開了.

在那一刻, 神的益處生發. 聖殿裡,那把人與聖潔神隔開的幔子裂開, 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生了. 自此, 不僅人能到主面前, 神也能臨到人間.

之前, 眾人不得到神面前; 惟獨大祭司能進入至聖所. 主的十字架為我們開路, 好讓我們能到父神面前. 那曾居住在「幽暗中」的神沒有等候我們到祂面前, 乃出到我們中間. 神主動行事, 而且主的寶血除去一且障礙. 這是主單方面的舉動, 即一方宣告說: 「夠了, 我要和好. 我要拆毁牆垣. 」神出於衪自己的恩典, 拆毁了那隔絕我們的牆. 現在, 祂能為要擁抱浪子, 而臨到人間.

除非你領會以下的:祂喜悅你得蒙拯救, 祂因與你相交而心中喜樂, 一切牆垣已被十字架除去, 你的過往既已受審判, 又已被塗抹, 你無法得喜樂平安. 神説: 「我要你在我同在裡得著那擺在你面前的豐滿! 」

如今, 許許多多的人都因十字架奇妙的益處而歡呼. 他們脱離了捆綁, 且從他們的試煉勝出. 他們享受自由. 他們為著神打敗壓制他們的, 而繼續不斷感恩, 但卻錯失神偉大的旨意, 和給他們的恩惠. 他們錯過主為何領他們出離, 即領他們進入衪自己.

父神的喜悅

David Wilkerson (1931-2011)

主在十字架上的聖工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為要造福人, 另一方面是要叫神得益處. 一方面叫罪人蒙福, 同時也令父神得益.

我們都熟悉在人方面的益處. 主的十字架帶給了我們赦罪之恩. 我們都得著能力勝過罪惡捆綁和轄制. 我們都得著憐憫和恩典. 當然, 我們都得着有關永生的應許. 十字架給了我們逃避罪惡和陰府的途徑.

我為著人類從十字架所得的益處, 和奇妙的紓解而感恩. 我因教會週而復始的將之傳遍全地而歡呼.

然而, 十字架另有益處是我們很少知道的, 這就是父神所得的益處. 我們都不大明白父神因十字架所得的喜悅心. 每逢衪接受浪子進入衪的家, 就得這喜悦心.

在我看來, 多半的信徒已學會為要得赦免, 供應和禱告得應允, 而坦然無懼的到神面前. 但是, 他們卻在信心上缺乏勇氣, 這方面在與主同行上同樣要緊.

因此, 聖經說: 「所以,弟兄們,既然我們靠著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衪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祂的身體。…那麼,我們該用誠心和充足的信心,同已蒙潔淨、無虧的良心,和清水洗淨了的身體來親近神。」 (10:19–20, 22).

渴慕我們屬天的家

David Wilkerson (1931-2011)

我承認我一生中最怕的一件事: 貪婪之罪, 貪戀今生的事物, 渴望更多更美的物質豐富.

貪婪奴役了不少信徒的心. 人們彷彿無法知足, 且債臺高築. 他們認為我國的富裕無窮無盡. 美國人在在佔有慾上瘋狂了. 如今, 我們的消費熱潮令專家大惑不解.

主警告我們不要著重今生的事物. 我們要為著祂的祝福而感恩, 賙濟窮人, 且絕不要讓今生的事物偷取我們的心.

最近, 我與因癌症而垂死的主內親愛姐妹而一同禱告; 她數週來都大感痛楚. 但是, 對於凡認識她的, 她都有榮美的見證. 她毫無怨言, 愁苦, 也不懷疑既偉大, 又信實的神. 她説她感受到主的磁拉力, 而且她「與主同在亅過於活在地上. 她喜樂的盼望和主裡的安息令我心懷大慰.

我聽過一位非常公義的牧師說: 「我只想完成我的聖工而離開這裡. 亅有些人聽過他這想法, 就認為他對神所賜的生命不感恩, 但保羅使徒也同樣宣告. 他說: 「但是,我在肉身活著,若能有工作的成果,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處在兩難之間: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為你們肉身活著更加要緊。」(腓1:22-24).

神不要我們因得福, 而感到罪咎; 我們只要淡然處之. 根據保羅, 上天—即在永恆裡與主同在—才是我們心中的渴望.

活出福音

Gary Wilkerson

這是最令我感到挫敗的經文之一: 「其中有一人喊著說:「老師!求你看看我的兒子,因為他是我的獨子。他被靈拿住就突然喊叫,那靈又使他抽風,口吐白沫,並且重重地傷害他,不輕易放過他。我求過你的門徒把那靈趕出去,他們卻不能。」耶穌回答:「唉!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和你們在一起,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你的兒子帶到這裏來!」他正來的時候,那鬼把他摔倒,使他重重地抽風。耶穌斥責那污靈,把孩子治好了,交給他父親。眾人都詫異神的大能。」(9:38-43).

我讀到這段經文, 心中就有所感受. 「他們卻不能。」與我產生共鳴. 我看見有人確實需要代禱, 但有時候我因這疑問「若事情不成就, 又怎麼呢? 」,心中恐懼不信, 和種種事情而無法幫助他們. 我會在這方面有所掙扎.

讓我告訴你, 這種心態, 即恐懼感都是我們大家禱告上所面對的. 我盼望你的恐懼感不受挑戰, 就心有不甘; 你不要以乾涸的宗教和傳統為滿足. 我們都該活得不一樣, 確實倚靠神; 也就是說, 活出福音. 這是指相信, 且表現得聖經不僅是可研讀, 用以預備講章和自助指南的一本書.

不要全然得指示, 就不要去

Tim Dilena

讓我們翻到出埃及記第4章. 摩西見過這燃燒的荊棘, 且與神交談. 他脫下鞋子, 站在聖地上, 看見了兩個神蹟. 當時, 神吩咐他回埃及去, 那80歲的長者便即將開始他生命中的旅程, 被基督信仰歷史記載下來.

很有趣的就是他一旦離開那座山, 就開始行該作的事. 我們讀到: 「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特羅那裏,對他說:「請你讓我回埃及我同胞那裏,看他們還在不在。」葉特羅對摩西說:「平平安安地去吧!」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要回埃及去,因為那些尋索你命的人都死了。」(4:18-19, ESV).

我認為這段經文很要緊. 請試想: 摩西親自與神交談. 他聽見了神的聲音. 無疑, 他甚至在看見十災在埃及發生之前, 在曠野裡見過神蹟奇事. 他即使聽見神說話後, 依然對他的領導陳述. 摩西依然對葉特羅說: 「你贊同我去嗎? 」葉特羅贊成了這聖召. 請注意. 摩西一旦這樣做, 神就更多指示他.

請試想, 我們許多人聽見不多, 不大思想, 就我行我素, 且從未從神安排在我們之上的人得任何印證. 這是困難的, 因為我們很容易不受問責, 就擅自行事. 如今, 許多人都沒有奉差遣就去. 多半的人没有充份得指示就去, 因為他們不順服領導.

願你得恩典和平安

David Wilkerson (1931-2011)

我認為禱告加上信心就是一切的答案. 保羅說: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4:6).

「凡事」是指「為每一件事」, 而且為著你的祈求既得蒙垂聽, 又得蒙回應, 而感恩. 」我們都得知要以禱告為我們首要的選擇, 不是徒然嘗試一切之後. 「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衪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6:33).

如今, 許多信徒都受撒但掠奪. 他們的家庭動盪不安; 他們充滿恐懼感和罪咎感; 他們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困難. 我們的事工讀到有關信徒力不可支的難題.

老實說, 很少信徒會因面對困難, 而向主熱心禱告. 如今, 很少人恆常以優質的時間單獨禱告親近神. 他們心中沮喪, 因為他們不進入隱密處, 向主分擔靈裡的重擔, 且把愁苦求告衪. 反之, 他們把難題向朋友, 牧師, 輔導傾訴; 而且, 他們忽略那要單獨親近他們的主. 我們以禱告為最後的一招.

神會因現今世代的人而憂傷, 正如衪待以色列民一般嗎? 衪對他們説: 「我的百姓卻在無數的日子裏忘記了我!」(2:32).